-
擅長:耳顯微外科、耳神經外科手術、側顱底外科手術,包括人工耳蝸及聽覺植入手術、耳源性眩暈(梅尼埃病、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的診斷治療、顳骨良惡性腫瘤及側顱底腫瘤手術、周圍性面癱(貝爾面癱、中耳炎引起的面癱、外傷性面癱、面神經瘤)的診斷治療、慢性中耳炎及中耳膽脂瘤鼓室成形手術、各類聽力障礙疾病診斷治療、腮腺腫瘤手術、慢性頑固性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球囊擴張手術、兒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癥手術、兒童分泌性中耳炎、三叉神經痛、舌咽神經痛。
向 Ta 提問
-
戴耳釘耳洞腫了怎么辦
耳洞腫了可能是感染引起,應去除耳釘、清潔消毒、避免刺激、觀察癥狀,若加重應就醫治療。 1.去除耳釘:耳釘可能是刺激因素之一,應及時去除。 2.清潔消毒:用雙氧水或生理鹽水清潔耳洞周圍,然后涂抹抗生素軟膏,如紅霉素軟膏。 3.避免刺激:避免耳洞沾水,不要用手觸摸或搔抓,以免加重感染。 4.觀察癥狀:如果癥狀加重,如出現發熱、疼痛加劇等,應及時就醫。 5.就醫治療:醫生可能會根據病情給予口服抗生素或其他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等人群更容易發生感染,應更加注意耳洞護理。如果對耳洞腫了的原因或處理方法有任何疑問,應咨詢醫生。
2025-04-25 10:31:31 -
喉嚨里咽口水的時候感覺有個小東西
喉嚨里咽口水時感覺有個小東西,可能是咽喉部、食管等部位的疾病引起,也可能是咽部異物、頸部腫塊等導致,持續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明確診斷后進行針對性治療。 1.咽喉部疾病 如扁桃體肥大、扁桃體結石、咽炎、喉炎等。 2.食管疾病 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等。 3.其他 如咽部異物、頸部腫塊等。 需要注意的是,喉嚨里咽口水的時候感覺有個小東西還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因此,如果這種癥狀持續存在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和診斷,以確定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2025-04-25 10:30:49 -
長期耳嗚怎么治
長期耳鳴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可嘗試避免噪音暴露、管理壓力、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心理咨詢等方法緩解。若耳鳴持續或伴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 1.避免噪音暴露 盡量減少暴露在高強度噪音環境中,如使用耳塞或耳機時調低音量。 2.管理壓力 學習放松技巧,如冥想、深呼吸和瑜伽,以減輕壓力和焦慮。 3.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充足睡眠,有助于整體健康。 4.藥物治療 在醫生的建議下,使用某些藥物來緩解耳鳴,如抗抑郁藥或血管擴張劑。 5.心理咨詢 對于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耳鳴,心理咨詢或治療可能有幫助。 需要注意的是,耳鳴可能是某些嚴重疾病的信號,如果耳鳴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癥狀,如聽力下降、頭暈等,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耳部檢查和診斷。此外,每個人對治療的反應可能不同,因此在嘗試任何新的方法之前,最好先咨詢醫生的建議。同時,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耐心也是應對耳鳴的重要因素。
2025-04-23 17:17:43 -
醫生說我是反流性咽喉炎怎么辦
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療方法包含一般治療、藥物治療以及手術治療。 一、一般治療 對于反流性咽喉炎患者而言,要改良飲食習慣,飲食應側重高蛋白、高纖維素且低脂肪,需減少酸性食物、濃茶以及咖啡的攝取。建議飯后保持直立狀態,并進行適量運動,切勿飯后即刻躺下,如此可緩解反流性咽喉炎的癥狀。 二、藥物治療 反流性咽喉炎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雷貝拉唑鈉腸溶片等藥物,能有效減少胃酸生成,降低胃酸對胃腸道的刺激。同時還需配合服用胃黏膜保護劑,像鋁碳酸鎂片、硫糖鋁片等,以保護胃和食管黏膜,減輕反流性咽喉炎的表現。 三、手術治療 若經上述方法治療效果欠佳,或者停藥后反復出現反流性咽喉炎癥狀,可遵循醫囑選擇手術治療,例如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內鏡下食管微量射頻術等,可有效恢復食管下括約肌的張力和胃食管的正常功能。 總之,針對反流性咽喉炎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以改善病情。
2025-04-23 17:17:11 -
耳朵里掏出膜一樣的皮是怎么回事
耳朵里掏出像膜一樣的皮,其實就是皮膚脫落物,也被叫做耵聹。耵聹是由外耳道皮膚掉落的皮屑與皮脂腺分泌出的分泌物相互混合而形成的。 一、人體外耳道自身具備一定的自凈功能,能夠促使耵聹碎屑自動排出體外。然而,很多情況下這種自凈功能會受到抑制,從而無法自動進行清理。如果長時間不掏耳朵,就可能出現耵聹栓塞的情況,具體表現為耳朵有堵塞感、聽力下降、耳朵出現異響等。而且要是耳朵進水了,還可能引發感染。 二、針對這種情況的處理方式為:要保持外耳道的清潔,及時將外耳道的耵聹清理干凈。尤其要注意避免耳道進水,以防引起感染。倘若耵聹較多且聚集成團、質地較硬,那么可以使用5%碳酸氫鈉進行浸泡,等其軟化后再取出。 三、要是引發了中耳炎,伴有流膿流水的現象,就必須要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就診和治療。 總之,對于耳朵里出現的耵聹問題要正確認識和處理,注意觀察耳朵的狀況,出現異常及時采取相應措施或就醫。
2025-04-23 17: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