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兒科常見病的診治,尤其對小兒呼吸、視網膜母細胞瘤、頭頸部惡性腫瘤、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等血液腫瘤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向 Ta 提問
-
寶寶病毒感染性腹瀉是什么原因
寶寶病毒感染引起的拉肚子,關鍵在于病毒侵入腸道并破壞腸道細胞,進而導致腸道功能紊亂。 一、病毒感染是兒童腹瀉常見原因: 1.輪狀病毒和諾如病毒等是引發兒童腹瀉的常見病毒。 2.其傳播途徑多樣,食物、水以及與病人接觸等都可能導致病毒進入寶寶腸道。 二、病毒感染后的具體表現: 1.一旦病毒進入腸道破壞腸道細胞,會使腸道對水分和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下降,從而產生腹瀉癥狀。 2.除腹瀉外,還可能伴隨發熱、嘔吐、食欲減退等其他癥狀。 三、應對方法: 1.應及時帶寶寶就醫,以便醫生詳細檢查和確診。 2.主要治療方法是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以避免脫水,同時保持飲食清淡,避免給腸胃增加負擔。 3.一般情況下,病毒性腹瀉在一周左右可自愈。 總之,當寶寶出現病毒感染引起的拉肚子等癥狀時,要及時就醫檢查和治療,治療過程中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保持清淡飲食。
2025-05-06 15:02:04 -
小寶寶嘴唇脫皮是什么原因
嬰兒嘴唇脫皮的原因可能包括缺乏微量元素、過于干燥以及濕疹。具體如下: 一、缺乏微量元素:當嬰兒缺乏微量元素時,會使機體黏膜的正常更新出現問題,從而導致口腔脫皮、嘴唇脫皮等情況出現,往往還會伴有全身皮膚干燥。對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及時給寶寶補充微量元素。 二、過于干燥:如今的家長為避免嬰兒受涼,尤其在冬季,家中的空調、暖氣會全部開啟,導致空氣中水分極少,極為干燥,進而致使嬰兒嘴唇脫皮。這種情況下,建議家長在室內配備一個加濕器,并定時給嬰兒喂些水,如此可緩解嬰兒嘴唇脫皮現象。 三、濕疹:在季節溫度較高時,嬰兒很容易出現濕疹,而濕疹也會引發嬰兒嘴唇脫皮。在日常飲食中要積極給嬰兒補充水分,同時還要尋找導致濕疹的原因,并及時規避致病因素。 總之,嬰兒嘴唇脫皮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需要仔細觀察和分析具體情況,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來改善。
2025-05-06 15:01:18 -
寶寶體檢看什么科室
寶寶體檢可掛兒童保健科。 寶寶體檢可以掛兒童保健科。 原因:兒童保健科主要負責對0-6歲兒童進行定期健康檢查、生長發育監測、營養評估與指導、早期教育等。通過體檢,醫生可以全面了解寶寶的身體狀況,包括身高、體重、頭圍、心肺聽診、腹部觸診、神經心理行為評估等,及時發現潛在的健康問題,并給予相應的建議和干預。 此外,對于一些特殊情況的寶寶,如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先天性心臟病患兒等,也需要到兒童保健科進行專科隨訪和管理。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醫院的科室設置可能會有所不同,有些醫院可能將兒童保健科與預防保健科、兒科等科室合并在一起。因此,在帶寶寶體檢前,最好先咨詢醫院的導診臺或撥打醫院的電話,了解具體的科室信息和就診流程。同時,家長在體檢前也可以準備好寶寶的相關資料,如出生證明、預防接種本等,以便醫生更好地了解寶寶的情況。
2025-05-06 14:59:32 -
寶寶持續發燒38度不退怎么辦
寶寶發燒持續38℃不退可采取以下幾種方法來促進體溫下降:一、物理降溫。若寶寶精神狀態良好,可使用此方法。具體如下:1.溫水擦浴,用溫水擦拭寶寶身體大血管走行的部位,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通過水分蒸發帶走熱量,達到降溫目的。2.退熱貼貼額頭,退熱貼能起到一定的降溫作用。二、藥物退熱。若寶寶精神狀態差或伴有渾身酸痛等情況,可遵醫囑應用兒童類退燒藥物進行治療,如布洛芬、對乙酰氨基酚等。三、靜脈輸液。若寶寶發燒持續38℃不退且同時伴有腹瀉、嘔吐等其他不適癥狀,可能導致機體脫水從而影響體溫下降,此時需前往醫院兒科就診,必要時采取靜脈輸液的方式來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以利于體溫恢復正常。 總之,當寶寶發燒持續38℃不退時,需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來幫助降溫,同時密切觀察寶寶的病情變化,如有異常應及時就醫。
2025-05-06 14:58:45 -
十個月寶寶流鼻涕妙招
寶寶流鼻涕可采取清潔鼻腔、提高室內濕度、保持身體溫暖、多喝水、按摩鼻部、嘗試食療等方法,如持續時間較長或伴有其他癥狀,建議及時就醫。 1.清潔鼻腔 使用生理性海鹽水滴鼻或噴鼻,軟化并清除鼻涕,緩解鼻塞。注意使用時將寶寶抱正,避免嗆水。 2.提高室內濕度 使用加濕器增加空氣濕度,有助于緩解寶寶的鼻涕問題。 3.保持寶寶身體溫暖 適當增加衣物,但不要過度包裹,以免寶寶過熱。 4.多喝水 保持寶寶水分攝入,有助于緩解鼻涕引起的不適。 5.按摩鼻部 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的鼻翼兩側,促進血液循環,緩解鼻塞。 6.嘗試食療 如蔥白煮水、姜茶等,但需注意適量。 如果寶寶流鼻涕持續時間較長、伴有其他癥狀(如咳嗽、發熱等)或癥狀加重,建議及時就醫,以便確定病因并獲得適當的治療。同時,在使用任何方法前,最好先咨詢醫生的建議。
2025-05-06 14: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