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重癥新生兒的救治,圍生期高危兒系統管理,尤其是早產兒的出院后管理,包括早期評估、早期干預等服務
向 Ta 提問
主任醫師(二級),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衛健委兒童早期發展示范基地項目負責人,省兒童早期發展技術工程中心主任。從事圍產新生兒臨床工作近三十多年,自1995年始借鑒國外經驗,結合我國的國情,逐步建立以新生兒科為主干的圍產高危兒系統管理模式。擅長新生兒重癥救治及高危兒/早產兒出院后管理。2005年作為訪問學者到香港中文大學附屬威爾斯親王醫院新生兒科/NICU進修圍產新生兒醫學。2008年作為訪問學者先后在美國Boston Tufts university新英格蘭醫學中心兒童醫院、Cincinnati兒童醫院、Boston兒童醫院、Philadephia兒童醫院的研修圍產新生兒醫學。
展開-
哺乳期婦女感冒了可以喂寶寶奶嗎
哺乳期感冒了,其是否能喂奶需視情況而定。若感冒輕微,通常可以喂奶;若感冒嚴重則可能不宜喂奶。具體如下: 一、感冒輕微且無明顯不適癥狀時,一般可繼續喂奶,不必過度擔憂。此時應多喝水、多休息,這對患者身體恢復有一定幫助。比如通過多喝水能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排出體內毒素等,而多休息能讓身體得到更好的放松和恢復。 二、感冒嚴重,出現顯著的頭痛、頭暈、身體疲乏無力等各種癥狀時,最好不給寶寶喂奶。這是因為可能會導致病癥加重,同時還有可能使病原體進入寶寶身體,對寶寶身體產生一定影響。此外,在服用感冒藥物期間也最好不要著急給寶寶喂奶,需間隔24至48小時后再喂奶。這樣能避免藥物對寶寶產生不良影響,確保寶寶的健康和安全。 總之,哺乳期感冒后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喂奶,要綜合考慮感冒的嚴重程度以及是否服用藥物等因素,以保障母嬰雙方的健康。
2025-04-27 13:39:22 -
剛出生20天的寶寶肚子咕咕叫怎么回事
寶寶肚子咕咕叫可能是正常腸鳴音,也可能是饑餓、消化不良、腸道感染等原因引起。若伴有其他異常癥狀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同時注意腹部保暖和合理喂養。 1.正常腸鳴音 寶寶的腹壁薄,腸鳴音較活躍,咕嚕咕嚕的聲音可能是正常的腸鳴音。 2.饑餓 寶寶饑餓時,腸道蠕動會加快,腸鳴音也會增強。 3.消化不良 如果寶寶吃了過多的奶或其他食物,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腸鳴音亢進。 4.腸道感染 如果寶寶的肚子咕咕叫同時伴有腹瀉、嘔吐、發熱等癥狀,可能是腸道感染引起的。 5.其他 腹部受涼、過敏等也可能導致腸鳴音亢進。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的肚子咕咕叫伴隨著其他異常癥狀,或者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以便明確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同時,家長在護理寶寶時,要注意保持寶寶的腹部溫暖,避免著涼,也要注意合理喂養,避免過度喂養。
2025-04-27 13:39:12 -
寶寶吃撐了怎么辦
寶寶吃撐了可以采取調整飲食、按摩腹部、適當運動和保持良好飲食習慣等方法,若出現嘔吐、腹瀉等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對于較小嬰兒喂食時需更加小心謹慎。 1.調整飲食 暫停喂食,讓寶寶的胃有時間休息。之后,可以逐漸給寶寶提供少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條等。 2.按摩腹部 用手掌輕輕按摩寶寶的腹部,以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 3.適當運動 可以帶寶寶進行一些適量的運動,如散步、爬行等,有助于消化。 4.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 定時定量喂食,避免寶寶過度進食。同時,要注意食物的選擇和搭配,保證營養均衡。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寶寶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等嚴重癥狀,應及時就醫。此外,對于較小的嬰兒,尤其是新生兒,由于其消化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更容易出現吃撐的情況,因此在喂食時需要更加小心謹慎。如果家長不確定如何處理,最好咨詢醫生的建議。
2025-04-27 13:38:52 -
小孩便秘按摩哪里最快排便
小孩便秘時,按摩天樞穴、大腸俞穴、足三里穴、上巨虛穴可幫助排便。按摩時要輕柔,也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若便秘嚴重,建議及時就醫。 1.按摩天樞穴 天樞穴位于肚臍兩旁,按摩天樞穴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2.按摩大腸俞穴 大腸俞穴位于腰部,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按摩大腸俞穴可以調節腸胃功能,促進排便。 3.按摩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3寸,脛骨前嵴外1橫指處。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增強腸胃功能,促進消化。 4.按摩上巨虛穴 上巨虛穴位于犢鼻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按摩上巨虛穴可以調理腸胃,通腑化滯。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時要輕柔,不要用力過猛,以免損傷皮膚。同時,還可以給孩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以促進腸道蠕動,緩解便秘。如果孩子便秘癥狀嚴重,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4-27 13:38:36 -
42天復查寶寶檢查什么項目
42天復查寶寶一般需要檢查體重、身高、頭圍、心肺、腹部、髖關節、視力、聽力、疫苗接種等項目,以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 1.體重 這是評估寶寶營養狀況的重要指標。 2.身高 反映寶寶骨骼發育情況。 3.頭圍 頭圍的測量可以了解寶寶的腦發育情況。 4.心肺聽診 檢查寶寶的心肺功能是否正常。 5.腹部觸診 檢查寶寶的腹部是否有腫塊或其他異常。 6.髖關節檢查 對于髖關節發育不良的寶寶,需要進行早期篩查。 7.視力和聽力篩查 這兩項檢查可以早期發現寶寶的視力和聽力問題。 8.疫苗接種 寶寶在42天復查時需要進行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的接種。 這些項目可以全面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保障寶寶的健康成長。同時,家長也可以在復查時向醫生咨詢寶寶的喂養、護理等方面的問題,獲得專業的指導和建議。
2025-04-27 13: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