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臨床診治。
向 Ta 提問
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兼黨支部書記。1996年畢業于西安醫科大學(現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內分泌代謝病的診治、研究及教學工作。曾于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接受了中國糖尿病綜合管理項目培訓,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美國伊利諾依大學香檳分校學習。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西安交通大學基本科研業務費研項目及院基金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的研究,同時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研究項目及省部級科學基金研究項目的研究。2004取得國家級GCP證書,主持并參與了多項國際國內多中心藥物臨床試驗。
曾獲院青年崗位能手稱號并多次被評為院優秀教師。歷任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第八屆委員會青年委員暨垂體內分泌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內分泌學分會第九屆委員會垂體內分泌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內分泌代謝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陜西省糖尿病學會第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陜西省內分泌學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暨青少年生長發育學組副組長、陜西省保健協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陜西省抗癌協會甲狀腺癌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審稿專家。
研究方向與專長:內分泌代謝疾病的臨床診治及相關基礎研究。目前主要從事甲狀腺疾病、下丘腦垂體及生長發育障礙相關疾病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對甲狀腺疾病、糖尿病、下丘腦垂體疾病、矮小及生長發育障礙等內分泌代謝病的診治有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
展開-
老人更年期的表現
老人更年期的表現包括心血管系統變化、神經系統變化、骨骼系統變化、代謝系統變化、性功能變化等。 1.心血管系統變化 老人更年期可能會引起心血管系統的變化,如血壓升高、心悸、胸痛等。 2.神經系統變化 老人更年期可能會引起神經系統的變化,如失眠、焦慮、抑郁、記憶力下降等。 3.骨骼系統變化 老人更年期可能會引起骨骼系統的變化,如骨質疏松、骨關節炎等。 4.代謝系統變化 老人更年期可能會引起代謝系統的變化,如體重增加、糖尿病、血脂異常等。 5.性功能變化 老人更年期可能會引起性功能的變化,如性欲下降、陽痿、早泄等。
2025-04-01 21:13:42 -
促甲狀腺激素5.46是正常的嗎
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為5.46μIU/mL,根據一般的參考值范圍0.35~5.5μIU/mL來看,這個結果是正常的。 促甲狀腺激素是甲狀腺功能的重要指標,它的異常可以提示甲狀腺功能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病變等多種疾病的可能性。雖然促甲狀腺激素水平目前是正常的,但如果有疑慮或擔憂,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檢查,如甲狀腺激素水平、甲狀腺自身抗體以及頸部B超等,以更全面地評估您的甲狀腺功能和排除潛在疾病。 如果正在服用抗甲狀腺藥或甲狀腺激素等藥物,在檢查前通常不用停藥。但具體是否需要停藥或調整劑量,應咨詢醫生的建議。
2025-04-01 21:13:39 -
糖耐喝完糖水又暈又惡心如何緩解
進行糖耐量試驗后,如果在喝完糖水后出現暈眩和惡心的癥狀,可以通過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方式來緩解癥狀。 1.一般治療 糖耐量試驗通常需要患者在空腹狀態下飲用含葡萄糖的水。如果喝完糖水后出現暈眩和惡心,這可能是由于糖水的高濃度刺激到胃腸黏膜所致。在此時,適當休息通常能緩解癥狀。除此之外,輕輕按摩腹部也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于減輕不適。 2.藥物治療 如果癥狀持續或較為嚴重,可以考慮使用藥物治療。比如,甲氧氯普胺能用于緩解惡心,而奧美拉唑則可以抑制胃酸分泌,有助于減輕胃部不適和惡心感。請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這些藥物。
2025-04-01 21:13:39 -
男人的更年期在什么時候有什么癥狀
男人的更年期是指男性從中年向老年過渡的特定時期,一般發生在50歲至65歲之間。常見的癥狀為情緒和心理癥狀、生理癥狀、其他癥狀等。 1.情緒和心理癥狀 情緒波動、易怒、焦慮、情緒低落等。經常感到疲倦、無力、精力不充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還會出現難以入睡、睡眠淺、多夢、易醒的表現。 2.生理癥狀 患者會出現性功能減退表現,如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礙、性生活不滿意。還會出現心血管癥狀,如心悸、胸痛、高血壓等。 3.其他癥狀 潮熱、盜汗,特別是在夜間或情緒激動時。還會引起皮膚變化,如皮膚干燥、瘙癢、皺紋增多。
2025-04-01 21:13:39 -
堅持運動輔助治療糖尿病
堅持運動一般可以輔助治療糖尿病。常見的運動類型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柔韌性訓練等。 1.有氧運動 如快走、跑步、游泳、騎自行車等,可以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利于降低血糖水平。 2.力量訓練 包括舉重、俯臥撐、深蹲等,可以增加肌肉量,提高身體的代謝率,有利于控制體重和血糖。 3.柔韌性訓練 如瑜伽、伸展運動等,可以幫助放松身心,緩解壓力,對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有益。 堅持運動對于輔助治療糖尿病具有重要意義。但在進行運動前,應咨詢醫生的意見,根據個人情況制定合理的運動計劃,并注意運動中的安全和自我保護。
2025-04-01 21: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