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學碩士,河南省免疫學會腫瘤免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1987年畢業于西安醫科大學,同年分配至河南省人民醫院工作至今,2003年獲鄭州大學腫瘤學碩士學位。20余年來,主要從事消化內科疾病的診治工作,擅長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發癥;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消化系統腫瘤性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曾參加賀福初院士主持的國家“863”項目子課題“中國人群SNP與肝癌易感性”的研究,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享有較高的聲譽
展開-
晚上想吐是怎么回事
一到晚上就想吐可能是由飲食因素或疾病因素導致的。 一、飲食因素:如果晚上進食過多,會使胃容量明顯增大而產生飽脹感。同時因為晚上人體胃腸消化功能相對較弱,進食過多就容易出現想吐的情況。 二、疾病因素 1.抑郁癥:患者若患有抑郁癥,再加上精神壓力較大,易引發胃腸功能紊亂。尤其到了晚上,患者注意力集中于此,可能對胃腸功能產生影響,且患者還可能表現出喜歡一個人獨處、不愿與他人交流,甚至出現狂躁等癥狀。 2.胃食管反流病:當患有這種疾病時,在躺下后,胃酸和胃內容物容易通過食管反流至口腔,刺激喉嚨從而導致嘔吐現象。 此外,慢性胃炎等疾病也可能引起這種表現。具體原因需進一步到醫院檢查以明確。 總之,一到晚上想吐的原因較多,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和診斷,以便采取合適的治療措施。
2025-04-28 14:34:11 -
有點便秘拉不出來怎么辦
便秘可通過調整飲食、增加運動量、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腹部按摩、使用開塞露或灌腸等方法解決,必要時應及時就醫。 1.調整飲食 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蔬菜、水果、全麥面包等,同時多喝水,保持腸道濕潤。 2.增加運動量 適量的運動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便。 3.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天定時排便,即使沒有便意,也可以在馬桶上坐一會兒,培養排便反射。 4.腹部按摩 順時針按摩腹部,促進腸道蠕動。 5.使用開塞露或灌腸 如果便秘嚴重,可以使用開塞露或灌腸來幫助排便。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長期便秘或伴有其他癥狀的患者,如腹痛、腹脹、嘔吐等,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此外,孕婦、老人和兒童等特殊人群,在解決便秘問題時應更加謹慎,如有必要,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4-28 14:33:28 -
大便干一粒一粒的怎么辦
大便干燥一粒一??赏ㄟ^飲食調理、口服藥物、按摩來改善。 一、飲食調理: 飲食上多食用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等,這些食物能促進腸胃蠕動。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因為充足的水分有助于緩解大便干燥的情況。 二、口服藥物: 1.麻仁丸:可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對于改善大便干燥有幫助。 2.乳果糖口服液:能潤腸通便,有效應對大便干燥的問題。 3.雙歧桿菌三聯活菌膠囊:不僅可以潤腸通便,還能夠調理腸道菌群,有利于大便干燥的恢復。 三、按摩: 用手對腹部進行順時針按摩,這樣可以加快腸胃蠕動速度,對于因腸胃蠕動不良而引起的大便干燥能起到改善作用。 當出現大便干燥一粒一粒的情況時,可以綜合運用飲食調理、口服藥物以及按摩等方法來進行改善,具體可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
2025-04-28 14:32:49 -
如何用黃桅子去黃疸
黃桅子去黃疸的方法包括泡水、煮水和外敷,可清熱解毒,改善黃疸癥狀,使用時應注意劑量和方法。 1.黃桅子泡水 將黃桅子研成粉末,每次取10克左右,用沸水沖泡后飲用。每天可服用數次,連續服用幾天,可有效改善黃疸癥狀。 2.黃桅子煮水 將黃桅子洗凈后,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15-20分鐘左右,然后去渣取汁。每天服用1-2次,可清熱解毒,對于治療黃疸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3.黃桅子外敷 將黃桅子研成粉末,加入適量的水調成糊狀,然后敷在肚臍上,用膠布固定。每天更換一次,連續使用幾天,可改善黃疸癥狀。 需要注意的是,黃桅子去黃疸的效果因人而異,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的患者,建議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同時,在使用黃桅子時,應注意劑量和使用方法,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2025-04-28 14:32:29 -
一個月的寶寶黃疸有22怎么辦,對寶寶有影
新生兒黃疸值高是個需要重視的問題,當黃疸值達到22時屬于比較嚴重的情況,必須采取藍光照射、藥物祛除甚至換血治療等方式同時進行來加速黃疸消退。因為黃疸值過高會對新生兒的大腦及成長發育產生一定影響。 一、藍光照射:新生兒在進行藍光照射時,一定要遮擋眼睛,不然會對其視力產生一定刺激。 二、藥物祛除:通過特定藥物幫助去除黃疸。 三、換血治療:在必要情況下需進行換血來降低黃疸值。 四、陽光照射:在黃疸持續期間,可以適當增加新生兒陽光照射的時間,這對促進黃疸值消退有一定輔助作用。通常在滿月左右黃疸值會逐漸慢慢消退。 總之,對于新生兒黃疸值較高的情況,要及時采取多種有效的措施來應對,以保障新生兒的健康發育。同時,要密切關注黃疸的變化情況,確保黃疸能順利消退。
2025-04-28 14: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