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學碩士,河南省免疫學會腫瘤免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河南省抗癌協會腫瘤化療專業委員會委員;1987年畢業于西安醫科大學,同年分配至河南省人民醫院工作至今,2003年獲鄭州大學腫瘤學碩士學位。20余年來,主要從事消化內科疾病的診治工作,擅長治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及其并發癥;食管癌,胃癌,結直腸癌,肝癌等消化系統腫瘤性疾病,以及其他消化系統疾病;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床經驗,曾參加賀福初院士主持的國家“863”項目子課題“中國人群SNP與肝癌易感性”的研究,在國家級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多篇,享有較高的聲譽
展開-
拉肚子能不能吃蘋果
拉肚子的患者通常可以吃蘋果。 一、蘋果含大量鞣酸及果膠,可吸附胃腸道內雜質,發揮收斂作用,從而保護胃腸道黏膜并改善其功能,對拉肚子患者有一定輔助效果。此外,蘋果中的果糖能讓患者心情愉悅,緩解抑郁、焦慮等不良心理狀態。再者,蘋果富含的豐富膳食纖維,能幫助人體減少膽固醇吸收,降低脂肪含量。 二、拉肚子患者飲食方面有諸多注意事項。 1.應避免生冷、油膩、辛辣食物,如刺身、炸雞、麻辣燙等。 2.要少食多餐,細嚼慢咽。 3.可食用一些易消化食物,如小米粥、玉米粥、牛奶、饅頭等。 4.避免暴飲暴食,注意腹部保暖。 三、同時患者還應加強鍛煉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預防疾病發生。 總之,拉肚子患者可適當吃蘋果,同時要注意飲食禁忌和生活習慣,以促進身體恢復和預防疾病。
2025-04-01 23:56:37 -
頭暈拉稀是怎么回事啊
拉肚子即腹瀉。出現頭暈腹瀉,可能是以下原因造成。 一、飲食不當:頭暈腹瀉常常是由于飲食不潔凈或進食了生冷食物,這會促使腸蠕動加快,食物無法得到充分吸收就被排出體外,進而引起腹瀉,同時往往還伴有腹痛癥狀。對此,平時應調整飲食,盡量選擇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而辛辣、油膩以及燒烤類食物不可食用。 二、上呼吸道感染:西瓜本身有一定“火氣”,如果食用過多會引發熱證而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容易導致身體燥熱,營養成分無法被身體正常吸收,這樣就容易引起腸道不適,出現腹瀉現象,表現為頭暈腹瀉。 三、消化不良:消化功能受到影響后,食物進入胃內不能被徹底消化,會對腸道形成一定刺激,從而引發腹瀉,導致出現頭暈腹瀉的狀況。 如果這些癥狀持續沒有好轉,建議及時就醫,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治療。
2025-04-01 23:56:24 -
胃炎注意什么
胃炎需要在飲食、生活以及服藥等方面做好護理工作。一、飲食方面,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比如適量食用山藥粥、小米粥等,它們容易被吸收和消化,且不會刺激胃黏膜。若腸胃功能不是非常脆弱,還可少量進食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雞蛋等,這有助于提高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并促進病情康復,但不可過量,否則會加重胃腸道負擔。二、生活方面,要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盡量避免熬夜,同時學會調整自身情緒,保持心情放松,若情緒長期處于焦慮或抑郁狀態,是不利于疾病治療的。三、按時服藥方面,需聽從醫生囑咐按時服藥,不可私自盲目停藥。在患病期間若發現身體有其他異常表現,應及時到醫院處理。 總之,對于胃炎患者,要從飲食、生活習慣和服藥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護理和注意,以促進病情的好轉和康復。
2025-04-01 23:56:12 -
經常拉肚子是怎么回事呢
拉肚子也就是腹瀉,經常腹瀉的原因包括飲食不當、腸道疾病、病菌或寄生蟲感染等。 一、飲食不當: 1.患者如果經常喜歡吃一些油膩食物,可能會因消化不良而引發腹瀉。 2.乳糖不耐受、食物中毒以及對某些食物過敏等情況,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導致腹瀉。 二、病菌或寄生蟲感染: 1.細菌、病毒以及寄生蟲感染導致的腹瀉較為常見。 2.患者往往還會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甚至可能出現高燒、便血。 三、腸道疾病: 1.諸如潰瘍性結腸炎、結腸息肉、直腸腫瘤等腸道疾病,都會使腸道功能受損,從而引起腹瀉癥狀。 如果患者經常出現腹瀉情況,建議及時前往正規醫院進行診治,明確病因,然后采取飲食調節、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等方式。總之,當頻繁腹瀉時,應重視并及時處理,以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和惡化。
2025-04-01 23:56:00 -
怎么催吐才能吐干凈
一般可通過以下這些方法來催吐以盡量吐干凈: 一、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催吐。常用的藥物包括硫酸銅、硫酸鋅、吐根糖漿等,這些藥物可作用于胃黏膜,對胃黏膜產生刺激,進而發揮催吐效果。 二、患者可大量飲水,當胃部過度膨脹時,機體出于保護機制會減輕胃的負擔,從而引發嘔吐現象。 三、患者還可用手指按壓舌根部,或碰觸扁桃體。若沒有壓舌板,也可用筷子刺激咽喉部以引起嘔吐反應,促使嘔吐物吐出。 如果患者是因誤食中毒物質而需要催吐,采用上述方法后仍未得到緩解,就需及時前往醫院。通過洗胃機將洗胃液體灌入胃腔內,然后混合胃內容物后再抽出,如此反復多次,才能有效解決患者的問題。 總之,催吐的方法有多種,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式,而若情況嚴重則需及時就醫處理。
2025-04-01 23: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