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男,主任醫師,1987年考入華西醫科大學六年制,后又取得華西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擅長垂體瘤、動脈瘤、顱咽管瘤、腦膜瘤、膠質瘤、聽神經瘤、髓母細胞瘤、癲癇、椎管腫瘤、先天性畸形及顱腦外傷等治療。
展開-
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是什么意思
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是指腦組織因缺血梗死形成多個直徑約為2-20mm的腔隙樣的小壞死灶。 多發性腔隙性腦梗死的發病原因與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有關。上述因素可以導致腦小血管發生病變,使血管變得狹窄,如果此時有血栓形成或微小栓子脫落,有可能會堵塞小血管,導致患者發病。臨床上大部分的腔梗患者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有癥狀的患者患者可出現運動性輕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共濟失調等。 患者可以通過遵循醫囑使用依達拉奉、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等藥物或通過手術等方式治療該病。
2025-04-01 16:01:14 -
腦梗塞病人該注意什么
腦梗塞病人的注意事項包括家庭護理、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 1、家庭護理 家屬應初步認識該疾病,并做好患者的心理建設工作,多與患者進行溝通,鼓勵患者積極接受治療。 2、心理護理 腦梗塞經常會引起偏癱、失語等后遺癥,由于恢復時間比較長,可導致患者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障礙,家屬應鼓勵患者多表達自己的感染,避免出現刺激患者的言行。 3、飲食護理 腦梗塞患者的進食能力比較差,應選擇合適的體位進行進食,不易于食物從口腔中漏出,同時還能起到減少食物向鼻腔逆流和誤吸的危險。
2025-04-01 16:01:14 -
右側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塞需要住院嗎
右側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塞是否需要住院,取決于具體病情和患者的身體狀況。 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塞是一種常見的腦梗塞類型,通常由腦部小血管狹窄或阻塞引起。可能會導致頭痛、頭暈、失語、偏癱等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一般來說,如果癥狀較輕,患者可以在門診進行治療和觀察。但如果癥狀較重,或存在其他潛在風險因素,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住院治療。對于基底節區腔隙性腦梗塞的治療,醫生會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方案。一般來說,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等。
2025-04-01 16:01:14 -
蛛網膜下腔輕微出血嚴重不嚴重
蛛網膜下腔輕微出血的嚴重程度因個體差異和出血原因而異。 蛛網膜下腔出血可能是由于腦動脈瘤、腦血管畸形、血液病、腫瘤等多種原因引起的。對于輕微出血,患者可能出現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但這些癥狀可能會逐漸緩解。然而,如果出血原因未得到及時診斷和治療,輕微出血有可能發展為嚴重出血,威脅患者的生命。 因此,對于蛛網膜下腔輕微出血的患者,建議盡快就醫,進行相關檢查,明確出血原因,并接受針對性治療。同時,患者需要保持安靜,避免劇烈運動和情緒激動,以降低再出血的風險。
2025-04-01 16:01:12 -
右側半卵圓中心腔隙性腦梗死怎么治療
右側半卵圓中心腔隙性腦梗死可以通過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康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 1、藥物治療 遵循醫囑使用尿激酶、阿司匹林、華法林鈉等藥物,能夠溶解血栓、預防血栓再形成,進而恢復腦血流。使用氫氯噻嗪、呋塞米、螺內酯等藥物,能夠降低顱內壓。 2、手術治療 及時進行腦室引流術、開顱減壓術、部分腦組織切除術等,能夠解除腦部壓迫,防止血腫影響正常的腦組織。 3、康復治療 術后患者恢復狀態較好時,建議采取語言康復、運動康復治療等,幫助促進神經功能恢復,改善生活質量。
2025-04-01 16: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