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男,主任醫師,1987年考入華西醫科大學六年制,后又取得華西醫科大學碩士博士學位。擅長垂體瘤、動脈瘤、顱咽管瘤、腦膜瘤、膠質瘤、聽神經瘤、髓母細胞瘤、癲癇、椎管腫瘤、先天性畸形及顱腦外傷等治療。
展開-
橈神經損傷癥狀
典型癥狀為手腕下垂不能伸展,不能伸指關節,前臂有旋前畸形,常見癥狀有: 一、運動,上臂橈神經損傷時各伸肌屬廣泛癱瘓,肱三頭肌、肱橈肌、橈側肌、旋后肌、伸指總肌、尺側腕伸肌及食指、小指固有伸肌均癱瘓,故出現手腕下垂,拇指及各手指下垂,不能伸掌指關節,前臂有旋前畸形,不能旋后,拇指內收畸形。 檢查肱三頭肌及伸腕肌時均應在反地心引力方向進行,拇指失去外展作用不能穩定指掌關節,拇指功能嚴重障礙。因尺側腕伸肌與橈側伸腕長短肌癱瘓,腕部向兩側活動困難,前臂背側肌肉萎縮明顯。 在前臂背側橈神經傷多為骨間背神經損傷,感覺及肱三頭、肌肘后肌不受影響,橈側腕長伸肌良好,其他伸肌均癱瘓。 二、感覺,橈神經損傷后手背橈側半、橈側兩個半指、上臂及前臂后部感覺有障礙。
2025-04-01 11:42:07 -
顱骨修復術怎么做
顱骨修復術手術方式根據材料不同有所不同。 通常造成顱骨缺損的原因有嚴重顱腦外傷、去骨瓣減壓手術或先天性顱骨發育異常等。為了保護腦組織,維持腦組織形態穩定及顱內壓穩定需要進行顱骨修補手術。 顱骨修補手術步驟較為簡單,無需剪開硬腦膜暴露腦組織,操作不復雜。 顱骨修補術主要過程為:患者麻醉后經頭皮暴露顱骨缺損部位硬膜,如果使用PEEK材料,則將術前通過多維影像資料進行3D立體打印個體化塑形的PEEK補片取出,放置于顱骨缺損部位并使用顱骨鎖固定;如果使用傳統鈦網則需要術中結合估算所需鈦網大小及大致形狀,將鈦網手工裁剪并塑形后盡量嚴密貼合于患者顱骨缺損部位,使用配套鈦釘進行固定,然后依次縫合帽狀腱膜及頭皮等。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3~5天即可出院。
2025-04-01 11:42:07 -
腦動脈硬化需要長期吃藥嗎
腦動脈硬化一般需要長期吃藥,但不可以私自吃藥,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服用相關藥物。 腦動脈硬化是腦動脈血管內壁受損,從而發生血管管腔狹窄,如果病情不是特別嚴重,醫生會通過服用藥物的方式進行治療,比較常見的藥物包括降血脂藥物、改善腦循環藥物、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等,如辛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鈣片、尼莫地平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等。由于腦動脈硬化一般不能在數天或者數周內便見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所以患者需要長期吃藥,從而幫助疾病控制。 如果病情相對比較嚴重,就需要考慮通過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如血管內介入治療、椎動脈顱外段血管成型術等。 腦動脈硬化的癥狀包括頭痛、耳鳴、聽力減退、四肢麻木等,出現上述癥狀后,建議及時到醫院就醫,接受醫生的針對性治療。
2025-04-01 11:42:06 -
開顱手術死亡率是多少
對于不同類型的顱腦疾病,患者進行開顱手術之后,死亡率不盡相同,同時由于患者的個體差異較大,因此臨床并沒有明確的開顱手術死亡率。通常情況下,如果患者是重型顱腦損傷,死亡率較高,有可能會達到30%。如果是腦出血的患者,如小腦出血枕下開顱手術,患者死亡率基本為25%。但開顱手術具體死亡率并沒有相應的臨床數據研究,而且死亡率僅為統計學數字,對于患者個人而言,并沒有實際意義。 如果患者存在腦部腫瘤,或者有腦血管病變等腦部疾病,需要進行開顱手術治療時,應選擇正規醫院,放松心態,不要過于緊張,積極配合醫生做好術前準備工作。在術前應多注意休息,放松心情、避免緊張,飲食營養全面,并且適當運動,保證身體處于合適的做手術狀態,盡量減少手術意外風險的發生。
2025-04-01 11:42:06 -
輕微腦震蕩屬于輕微傷還是輕傷
輕微腦震蕩屬于輕微的顱腦損傷,但是不構成輕傷。 腦震蕩是腦部受到撞擊或外力打擊后的短暫性腦神經功能障礙,患者會出現短暫性昏迷、逆行性遺忘、頭痛、嘔吐等癥狀,但是沒有導致器質性損害,屬于輕微的顱腦損傷,一般經治療后大多腦震蕩能夠痊愈。患者在做頭顱斷層掃描及頭顱核磁共振時,顯現結果是陰性,不會有后遺癥的出現,也不會對生活產生不良影響。對于輕傷的定義是人肢體或容貌因傷害及道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害,分輕傷一級和輕傷二級,所以輕微腦震蕩不屬于輕傷。 患者在出現輕微腦震蕩時不必太過擔心焦慮,出現不適癥狀時,可以到醫院進行腦部CT、頭顱核磁共振等檢查,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需保證足夠的休息,避免勞累,密切觀察病情,可以慢慢恢復正常。
2025-04-01 11: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