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急診內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急危重癥的診斷及處理。
向 Ta 提問
侯宇虹,女,副主任醫師,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內科博士,對于內科常見病、多發病及急危重癥能熟練處理,尤其擅長處理呼吸系統急癥,在機械通氣呼吸機的使用方面有較高的造詣。在國內中華牌、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展開-
心肺衰竭的癥狀
心肺功能衰竭會有多種表現,且存在一定差異。 一、心衰的表現: 1.早期心衰患者的活動耐力下降,進行一定活動后就會有胸悶、呼吸短促和疲勞感。隨著病情的進展,活動耐力持續降低,會逐漸出現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咳血、心悸,甚至難以仰臥等癥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還會伴有少尿和水腫,乃至惡心嘔吐等情況。 2.心力衰竭患者平臥后會出現胸悶、氣短加重的現象。 二、肺衰竭的表現: 1.肺衰竭患者會有呼吸狀態改變、咳嗽、咳痰以及全身缺氧等情況。在醫院監測手指脈搏氧時可發現其低于正常值,且常伴有肺部感染和慢性支氣管炎。肺衰竭患者在活動后也可能出現胸悶和呼吸短促。 2.肺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難與平臥與否無關。 當出現上述癥狀時,建議患者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了解心肺功能衰竭的具體表現,有助于及時發現異常并及時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2025-04-30 11:42:05 -
葡萄糖酸鈣治療過敏
葡萄糖酸鈣可治療過敏引起的瘙癢、紅腫等癥狀,口服或注射均可,通常安全,但部分人群可能出現惡心、嘔吐、便秘等副作用,且不能替代其他抗過敏藥,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1.適用癥狀 葡萄糖酸鈣常用于治療過敏引起的瘙癢、紅腫等癥狀,如蕁麻疹、濕疹等。 2.使用方法 葡萄糖酸鈣可以通過口服或注射的方式使用。口服時,一般每次1克-2克,每天3次;注射時,需要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 3.副作用 葡萄糖酸鈣通常是安全的,但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如惡心、嘔吐、便秘等。如果出現嚴重不適,應及時就醫。 需要注意的是,葡萄糖酸鈣并不是所有人都適用的,如患有高鈣血癥、腎結石等疾病的患者應避免使用。此外,葡萄糖酸鈣也不能替代其他抗過敏藥物,如抗組胺藥等。如果過敏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以便獲得更專業的治療。
2025-04-30 11:42:05 -
長期睡眠不足會猝死嗎
長時間睡眠不足不一定直接導致猝死,但會增加其發生概率。患者應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以降低該概率。 一、長期熬夜致睡眠不足的后果: 1.大腦不能充分休息,患者會出現反應緩慢、記憶力下降等情況,同時可能伴有焦慮、抑郁、易怒等行為表現。 2.會使免疫功能下降,還可能引發高血壓等疾病。嚴重時會加重心臟負擔,誘發猝死。 3.若患者有心腦血管疾病且年齡較大,長時間睡眠不足也可能引發猝死。 二、對長時間睡眠不足患者的建議: 1.養成規律作息的良好習慣,避免長時間熬夜,讓身體得到充分休息。 2.晚上睡前可用溫水泡腳,這有利于緩解疲勞,幫助睡眠。 3.可適當喝溫牛奶,能安定心神,有助于睡眠。 4.傾聽心情放松的音樂,對睡眠也有幫助。 總之,要重視長時間睡眠不足帶來的不良影響,積極采取措施改善睡眠狀況,以維護身體健康。
2025-04-30 11:42:04 -
孩子吃芒果過敏不見好怎么辦
孩子吃芒果過敏不見好,應避免再次食用,及時就醫,醫生可能會開藥物治療,同時要注意飲食,保持皮膚清潔,多喝水,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嚴重過敏需立即就醫。 1.避免再次食用芒果或接觸芒果制品。 2.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3.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藥物治療,如抗組胺藥、糖皮質激素等。 4.注意孩子的飲食,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 5.保持孩子皮膚清潔,避免搔抓皮膚,以防感染。 6.給孩子多喝水,促進過敏物質的排出。 7.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如果癥狀加重或出現其他異常,應及時復診。 需要注意的是,嚴重的過敏反應可能會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孩子出現呼吸急促、胸悶、暈厥等嚴重癥狀,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或前往醫院急診科就診。同時,家長應該了解孩子的過敏史,避免孩子接觸過敏原,并隨身攜帶抗過敏藥物,以備不時之需。
2025-04-30 11:42:04 -
哺乳期過敏了要怎么辦
哺乳期過敏后應停止哺乳,用溫水清潔皮膚,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等治療,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遠離過敏原。使用藥物時需謹慎,如有必要應及時就醫。 1.停止哺乳 如果母親正在服用可能引起過敏的藥物,應停止哺乳,以避免藥物通過乳汁傳遞給嬰兒。 2.保持皮膚清潔 使用溫水清洗皮膚,避免使用刺激性的化妝品和清潔劑。 3.使用藥物治療 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抗組胺藥物、糖皮質激素等藥物進行治療。這些藥物通常是安全的,可以緩解過敏癥狀。 4.注意飲食 避免食用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堅果、雞蛋等。 5.避免接觸過敏原 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螨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哺乳期使用藥物治療時,應遵循醫生的建議,避免使用對嬰兒有潛在風險的藥物。同時,如果過敏癥狀嚴重或持續不緩解,應及時就醫。
2025-04-30 11:4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