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擅長中醫(yī)及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小兒呼吸疾病、血液疾病、腎臟疾病及地貧、疳積、黃疸等小兒雜病,以及小兒“治未病”調(diào)養(yǎng)。
向 Ta 提問
幼承祖父家學,本科碩士畢業(yè)于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畢業(yè)于南方醫(yī)科大學,先后師從國醫(yī)大師鄧鐵濤鄧老長子廣東省名中醫(yī)鄧中炎教授、留美博士后錢新華教授等,在公立三甲中醫(yī)院兒科門診急診病房及我院中醫(yī)科工作十多年,臨床經(jīng)驗豐富。現(xiàn)兼任中國民族醫(yī)藥學會兒科分會理事,廣東省中西醫(yī)結(jié)合學會兒科專業(yè)委員會委員。曾被聘為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獲得“廣州市優(yōu)秀青年中醫(yī)”、“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實踐教學優(yōu)秀教師”稱號。
展開-
枸杞要洗嗎
枸杞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和食材,具有多種保健功效。但是,對于枸杞是否需要清洗,人們的看法不一。那么,枸杞要洗嗎? 需要。枸杞在晾曬、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可能會沾上灰塵、雜質(zhì)和微生物等污染物。如果不清洗,這些污染物可能會進入人體,對健康造成影響。 以下是清洗枸杞的具體步驟: 1.將枸杞放入清水中,用手輕輕攪拌,使枸杞表面的雜質(zhì)脫落。 2.倒掉混濁的水,再次加入清水,浸泡5-10分鐘,讓枸杞充分吸收水分。 3.用濾網(wǎng)將枸杞撈出,瀝干水分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清洗枸杞時不宜用力搓揉,以免破壞枸杞的營養(yǎng)成分。此外,清洗后的枸杞應盡快食用,以免變質(zhì)。 總之,為了確保健康,建議在食用枸杞前進行清洗。
2025-05-08 11:44:26 -
生姜如何去濕氣
生姜可通過食用、按摩、泡腳等方式去濕氣,但體內(nèi)有熱、孕婦和兒童應謹慎使用,如有需要建議及時就醫(yī)。 1.食用生姜 生姜具有辛辣的味道,可以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幫助排出濕氣。可以將生姜切成片或絲,加入熱水中沖泡成姜湯飲用,也可以將生姜炒熟后食用。 2.生姜按摩 將生姜切成片或絲,涂抹在皮膚上,然后用手按摩,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排出濕氣。 3.生姜泡腳 將生姜切成片或絲,加入熱水中泡腳,促進血液循環(huán),幫助排出濕氣。 需要注意的是,生姜性熱,對于體內(nèi)有熱的人來說,不宜過多食用生姜,以免加重癥狀。同時,孕婦和兒童也應謹慎食用生姜。如果體內(nèi)濕氣較重,建議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5-08 11:43:44 -
可以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嗎
六味地黃丸不可以長期服用,如需長期服用,建議在醫(y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進行。 六味地黃丸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方劑,主要由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六味中藥組成。它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盜汗遺精等癥狀。 六味地黃丸是一種非處方藥,可以在藥店或網(wǎng)上購買,因此很多人認為它是一種安全有效的藥物,可以長期服用。然而,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六味地黃丸雖然是一種中藥,但是它也有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癥,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對身體造成不良影響。 因此,六味地黃丸不可以長期服用。如需長期服用,建議在醫(yī)生或藥師的指導下進行,以確保用藥安全有效。
2025-05-08 11:43:14 -
腳癢用醋還是鹽泡腳
醋或鹽泡腳可緩解腳癢,但需根據(jù)個人情況選擇,用醋泡腳可抑真菌、促循環(huán)、緩疲勞,用鹽泡腳可殺菌消毒、促代謝、去角質(zhì),注意水溫時間,嚴重者及時就醫(yī)。 用醋泡腳可以抑制真菌生長,緩解腳癢。因為醋具有一定的酸性,可以改變腳部的酸堿度,從而抑制真菌的生長。此外,醋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緩解疲勞。 用鹽泡腳可以殺菌消毒,緩解腳癢。鹽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可以殺死腳部的細菌和真菌,從而緩解腳癢。此外,鹽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去除腳部的角質(zhì)。 需要注意的是,泡腳的水溫不宜過高,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可能會對皮膚造成傷害。此外,如果腳癢的癥狀比較嚴重,建議及時就醫(yī),以免延誤病情。
2025-05-08 11:42:52 -
干桑葚泡水喝的功效是什么
干桑葚泡水喝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的功效,但其功效有限,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脾胃虛寒、便溏者不宜服用。 干桑葚泡水喝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的功效。 干桑葚是桑樹的成熟果實,富含維生素、礦物質(zhì)、膳食纖維等營養(yǎng)成分。中醫(yī)認為,干桑葚性微寒,味甘、酸,歸心、肝、腎經(jīng),具有滋陰補血、生津潤腸的功效。現(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干桑葚具有調(diào)節(jié)免疫、抗氧化、抗衰老、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抗腫瘤等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干桑葚泡水喝的功效有限,不能替代藥物治療疾病。如果有疾病,應及時就醫(yī),在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此外,干桑葚性微寒,脾胃虛寒、便溏者不宜服用。
2025-05-08 1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