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對兒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診治有一定水平,擅長嬰幼兒過敏性胃腸病,營養性疾病,兒童喂養,胃十二指腸疾病、急慢性腹瀉病、幽門螺桿菌感染、對再發性腹痛、再發性嘔吐、胰腺炎、排便異常以及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診治。
向 Ta 提問
1989年6月畢業于廣州醫學院醫療系,目前是廣東優生優育兒童營養與健康委員會主任委員。熱心社會公益工作,積極參與義診、兒科知識的講座,多方面為兒童服務。
展開-
晚上睡覺出汗怎么治
中醫認為盜汗多因陰虛所致,可通過飲食、中藥、針灸、起居、運動等方面進行調理,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中藥也有一定治療效果。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出現盜汗應在醫生指導下治療。 1.飲食調理 多吃滋陰清熱的食物,如百合、銀耳、雪梨等,少吃辛辣、燥熱的食物。 2.中藥治療 可服用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中藥,以滋陰清熱。 3.針灸治療 針刺合谷、太溪、三陰交等穴位,或艾灸氣海、關元等穴位,可調節陰陽平衡。 4.起居有常 保持規律的作息時間,避免熬夜。 5.適當運動 可選擇太極拳、瑜伽等運動,以增強體質。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盜汗嚴重或伴有其他癥狀的患者,應及時就醫,明確病因,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此外,兒童、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出現盜汗,應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2025-05-06 14:49:48 -
熱的時候體溫會升高嗎
正常情況下熱不會使體溫升高,但中暑時熱會導致體溫升高。 人體溫度受體溫調節中樞控制,其會讓人體體溫維持在36℃至37℃之間。一、當外界環境溫度升高時,會刺激皮膚溫度感受器,進而促進機體散熱來幫助降低體溫;二、當外界環境溫度降低時,會促使機體產熱以幫助升高體溫。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若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可能引發體溫調節中樞功能障礙、汗腺功能衰竭以及水電解質丟失過多等問題,這會致使核心體溫上升,出現如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頭暈、口渴、耳鳴等臨床癥狀,這種情況即被稱為中暑。 一旦發生體溫升高的現象,務必盡快前往醫院就診。臨床上可采用物理降溫以及藥物降溫等方法來維持人體的正常溫度。 總之,要清楚正常熱與中暑時熱對體溫的不同影響,以及中暑后的癥狀和應對措施。
2025-05-06 14:49:41 -
發燒又出汗是咋回事
發燒冒汗通常是機體感染所致,而引發感染的原因多種多樣。 一、病毒:若出現發燒冒汗的情況,很可能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這與病毒感染有極大關聯。除了發燒,還會伴有乏力以及頭痛等癥狀。病毒感染后,病毒在體內大量繁殖,產生致熱原,從而導致體溫升高,機體為了散熱就會出汗。 二、細菌:受到細菌感染后,同樣會引發發燒以及疼痛等癥狀,需要盡早進行調節。細菌感染機體后會釋放毒素等物質,引起炎癥反應而發燒,發燒時也會伴有冒汗現象。 三、真菌:如果在感冒期間有冒汗癥狀,也有可能是真菌感染造成的,這都可能使體溫上升,還會出現體內熱量增多的情況,進而導致出汗較多。 總之,發燒冒汗可能由多種感染因素引起,當出現這種情況時,要及時明確病因,以便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治療和處理。
2025-05-06 14:49:21 -
耳鳴,頭暈,眼花是怎么回事
頭暈眼花耳鳴的原因主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類。生理性因素主要與長期熬夜相關,病理性因素常見于頸椎病。 一、生理性因素:若患者長期熬夜致使睡眠不足,或情緒波動較大且缺乏運動,容易導致身體抵抗力下降,進而出現頭暈、目眩、眼花、耳鳴等情況,這屬于正常生理現象,通常無需特殊治療,但需要養成良好作息,避免長時間熬夜,保證每天6至8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同時要多進行戶外運動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二、病理性因素:患上頸椎病后,易對局部神經造成壓迫,使局部血液供應受阻,從而會讓患者出現頭暈、眼花、耳鳴的現象。患者可前往醫院進行頸部CT檢查,若確定是頸椎病所致,可通過針灸、按摩等方式進行治療,同時可口服頸康膠囊等藥物。 提示:患者在服用藥物期間切勿飲酒,以免影響藥效。
2025-05-06 14:49:11 -
睡不著覺吃什么
睡不著覺時,可通過食用雞蛋、牛奶等食物或遵醫囑服用安神補腦液、養血清腦顆粒等藥物來改善。 一、食物方面: 1.雞蛋、牛奶、小米、魚類等食物可適量食用,因為這些食物富含卵磷脂,有助于睡眠的改善。 2.紅棗、百合、蓮子等食物也可適當選擇,它們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養心安神、助力改善睡眠的作用。 二、藥物方面: 1.安神補腦液:其成分包含鹿茸、淫羊藿、干姜、大棗等,具有生精補髓、益氣養血、強腦安神等功效。可用于改善睡不著覺的情況。 2.養血清腦顆粒:成分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鉤藤等,具有養血平肝、活血通絡、鎮痛、鎮靜、催眠等作用,對睡不著覺的癥狀有較好的緩解效果。 總之,當睡不著覺時,可綜合考慮食物和藥物來改善睡眠狀況,但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025-05-06 14:4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