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對兒童呼吸、消化性疾病診治有一定水平,擅長嬰幼兒過敏性胃腸病,營養性疾病,兒童喂養,胃十二指腸疾病、急慢性腹瀉病、幽門螺桿菌感染、對再發性腹痛、再發性嘔吐、胰腺炎、排便異常以及兒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等診治。
向 Ta 提問
1989年6月畢業于廣州醫學院醫療系,目前是廣東優生優育兒童營養與健康委員會主任委員。熱心社會公益工作,積極參與義診、兒科知識的講座,多方面為兒童服務。
展開-
孕婦體溫是37度3正常嗎
孕婦基礎體溫會比常人高0.3℃-0.5℃,因此體溫37.3℃是正常的,但需綜合考慮其他因素。如有其他癥狀,應及時就醫。孕期應保持良好生活習慣,定期產檢。 孕婦的基礎體溫會比常人偏高0.3℃-0.5℃,因此,孕婦體溫37.3℃是正常的。 但需要注意的是,基礎體溫因人而異,且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時間、季節、環境、情緒等。因此,在判斷孕婦體溫是否正常時,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 如果孕婦除了體溫升高外,還伴有其他癥狀,如乏力、頭痛、咳嗽、流涕等,應及時就醫,以便明確病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此外,孕婦在孕期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保持充足的睡眠等,以提高身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的發生。同時,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以便及時發現和處理任何異常情況。 總之,孕婦體溫37.3℃可能是正常的,但也需要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有任何疑慮或不適,應及時咨詢醫生的意見。
2025-05-06 15:13:42 -
發燒可以洗熱水澡嗎
發燒能否洗熱水澡取決于患者具體狀況。若發燒不嚴重,洗熱水澡利于病情恢復;反之若發燒嚴重,洗熱水澡則可能加重病情。 一、患者發燒不太嚴重時,洗熱水澡可帶來如下好處: 1.能打通皮膚毛孔。 2.有助于促進人體發汗,從而幫助降低體溫,起到緩解病情的作用。 二、患者發燒嚴重時,洗熱水澡可能出現如下情況: 1.因發燒嚴重常伴有乏力、頭暈癥狀,此時洗熱水澡會更消耗患者體力。 2.在高燒狀態下洗熱水澡不利于人體散熱,進而會加重病情。 患者出現發燒癥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根據病情和醫生指導用藥治療,常見藥物有阿昔洛韋、利巴韋林、布洛芬等。此外,患者在發燒期間還需注意以下方面: 1.所處環境應保持通風狀態,避免處于封閉、過冷、過熱的環境。 2.飲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 3.多喝溫水以加速代謝。 總之,發燒后是否洗熱水澡要視情況而定,同時患者發燒期間要做好各方面的護理。
2025-05-06 15:13:08 -
發燒頭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是什么
發燒又稱發熱,而發熱會頭痛通常是由血管擴張或病毒細菌感染所引起。對此,建議患者及時進行檢查,并依據具體病情在醫生指導下開展相應治療,以防病情惡化。 一、血管擴張:發熱時體內溫度上升,會致使皮膚下的血管擴張,使得血液流動加速,進而導致全身血管擴張。當腦部缺氧時,就會引發頭痛。 二、病毒細菌感染:由于人體免疫系統減弱而導致病毒感染,進而出現身體發熱的癥狀,這也會造成患者頭痛。 發熱會頭痛的治療方法如下: 一、血管擴張:可口服非甾體抗炎藥來緩解頭痛,比如可以使用尼美舒利分散片、吲哚美辛栓、氟比洛芬凝膠貼膏等藥物。 二、病毒細菌感染:可運用抗病毒藥物,并配合抗生素藥物進行對癥治療,一般會用到蒲地藍消炎口服液、更昔洛韋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等藥物。 總之,當出現發熱伴頭痛時,要明確原因,然后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且治療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以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2025-05-06 15:13:08 -
早上起來一嘴臭口水,晚上睡覺流口水比較嚴重
口臭、流口水嚴重可能與口腔問題、神經系統問題、藥物副作用等有關,建議就醫檢查,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調整睡姿等。 1.口腔問題 齲齒、牙周炎等口腔疾病可能導致口腔細菌滋生,分解食物殘渣產生異味,睡覺時口水分泌增多。 2.神經系統問題 神經系統疾病,如面癱、腦卒中等,可能導致口腔肌肉功能障礙,引起流口水。 3.藥物副作用 某些藥物,如抗抑郁藥、鎮靜藥等,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導致流口水。 4.其他 過度疲勞、睡姿不當、鼻炎等也可能引起流口水。 如果流口水問題嚴重影響生活,或伴有其他癥狀,如口腔異味、面部肌肉無力、頭痛等,建議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口腔和神經系統檢查,以確定具體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洗牙,避免過度疲勞,調整睡姿等也有助于減輕流口水問題。對于兒童和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如果流口水問題持續存在或伴有其他異常,應特別關注并及時就醫。
2025-05-06 15:13:08 -
發燒后腹瀉是什么情況
發燒后腹瀉可能是藥物副作用、病毒感染、細菌感染、消化不良或其他原因引起的,需就醫明確診斷并治療。 1.藥物副作用 某些抗生素、退燒藥等藥物可能會引起腸道菌群失調,導致腹瀉。 2.病毒感染 發燒后腹瀉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等。這些病毒感染通常會導致胃腸道癥狀,如惡心、嘔吐、腹瀉等。 3.細菌感染 某些細菌感染也可能導致發燒和腹瀉,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這些細菌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4.消化不良 發燒后身體虛弱,消化功能可能會受到影響,導致消化不良和腹瀉。 5.其他原因 腸道炎癥、過敏反應、藥物過敏等也可能導致發燒后腹瀉。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兒童、老年人、孕婦等特殊人群,發燒后腹瀉可能會更加嚴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果出現發燒后腹瀉的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相關檢查和治療。同時,應注意飲食衛生,避免食用不潔食物,多喝水,以補充水分和電解質。
2025-05-06 15: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