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小兒自身免疫性腦炎、病毒性腦炎、化膿性腦膜炎、癲癇、脊髓炎、周圍神經病變、抽動癥、多動癥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
向 Ta 提問
廣州醫科大學兒科學碩士,從事小兒神經內科工作十余年,在小兒神經發育及小兒神經內科疾病臨床診治方面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中華醫學會廣東省神經內科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廣東省神經內科分會免疫學組委員,廣東省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廣州市醫師協會神經內科分會委員,廣州市女醫師協會兒童早期發展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抗癲癇協會及廣東省抗癲癇協會會員。
展開-
輕度面癱癥狀表現有哪些
輕微面癱癥狀主要分為中樞性面神經麻痹和周圍性面神經麻痹兩類。 一、中樞性面神經麻痹: 1.表現為病灶對側下部面肌癱瘓,會有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講話漏風等情況,但額紋依然存在,皺眉、閉眼等動作并無異常。 2.病灶對側的面部隨意動作喪失,不過仍然能有哭、笑等表情。 二、周圍性面神經麻痹: 1.是病灶同側上部及下部面肌癱瘓,會出現眼裂變大、鼻唇溝變淺、口角歪斜、講話漏風、流涎等現象,無法順利完成皺眉、閉眼、吹口哨等動作,同側面部表情喪失。 2.少數患者會有口唇與頰部的不適感。在最常見的特發性面神經麻痹患者中,用力閉眼時,眼球會向外上方轉動,露出白色鞏膜,此為Bell現象。 總之,輕微面癱的不同類型有其各自的具體癥狀表現,可通過這些特征來進行辨別和診斷。
2025-04-01 22:49:22 -
有了腦中風后怎么治好
腦中風后藥物選擇主要依據病因。一、若是缺血性腦中風,需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以實現降脂、穩斑及保護血管內皮的治療。其余藥物則要根據患者病情而定,若有糖尿病則服用降糖藥,若有高血壓且血壓控制在150-160mmHg及低壓80-90mmHg,則此期間無需服用降壓藥。二、若為腦出血導致的腦中風,則要嚴格控制患者血壓使其達標,以防繼續出血,此時患者需服用降壓藥。三、若存在腦頸管問題,要給予患者口服尼莫地平以緩解血管痙攣。四、在腦中風后遺癥期,要口服活血化瘀、改善腦代謝的藥物來促進患者腦神經功能恢復,如口服血塞通片、銀杏酮酯滴丸、奧拉西坦、胞磷膽堿鈉片等。 總之,腦中風患者的藥物選擇需綜合考慮病因、病情等多種因素,不同情況采用不同藥物治療方案,以利于患者的康復。
2025-04-01 22:49:22 -
中風治療原則
中風即腦梗塞,治療原則包括積極控制高血壓、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營養腦細胞、進行康復訓練等對癥處理。 一、積極控制高血壓:腦梗塞通常由各種原因導致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引發局部缺血。高血壓是常見的相關因素,控制高血壓對于病情很重要。但降壓不能過低,以免影響腦部血液灌注。 二、改善局部血液循環:要積極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改善缺血灶的血液供應。 三、營養腦細胞:需要長期使用營養腦細胞的藥物,這有助于保護和修復腦細胞。 四、康復訓練:積極開展康復鍛煉,能促進機體神經功能的恢復,對于患者的康復有重要意義。 總之,對于中風即腦梗塞的治療,需要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包括控制血壓、改善血液循環、營養腦細胞和進行康復訓練等,以盡可能減少后遺癥,促進患者的康復和生活質量提升。
2025-04-01 22:49:21 -
請問雙側腔隙性腦梗塞嚴重嗎如何治療。
雙側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的嚴重程度需視具體情況而定。 一、腔隙性腦梗塞通常是小腦部位血管堵塞,若堵塞病灶在2厘米以內,因病灶小,可能無失語、偏癱及思維障礙等表現,此時不算嚴重。但若是雙側多發性間隙性腦梗塞患者出現思維障礙、記憶力減退、癡呆,甚至失語偏癱等癥狀,通常意味著堵塞病灶相對較大,這種情況就比較嚴重,必須及時就醫治療。 二、出現間隙性腦梗塞時,通常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藥物來控制病情。同時若伴有高血壓癥狀,需及時配合醫生進行降壓處理。在生活中要注意多休息,不可過度勞累,飲食上應以清淡食物為主,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總之,對于雙側多發性腔隙性腦梗塞,要根據具體癥狀等來判斷其嚴重程度,且要遵醫囑進行科學的治療和合理的生活調理。
2025-04-01 22:49:11 -
面癱患者平時應該注意什么
面癱患者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這些方面: 一、避免再次受風:面癱患者應注意防護,外出時可佩戴口罩或圍脖等,特別是在風比較大的情況下,做好防護措施能有效避免面部再次受到風邪侵襲。 二、注意飲食:飲食方面要加以留意,避免食用過于辛辣、油膩的食物,以防對已受損的面神經造成刺激,從而影響面神經的恢復速度。 三、及時就醫并進行相應治療: 1.要盡快就醫,早期可以使用小劑量的激素來減輕面神經管水腫。 2.同時可給予維生素B1、B12或甲鈷胺進行治療。 3.在病后7天可以開展針灸治療,這對促進面神經的恢復有一定幫助。 四、避免角膜干燥:白天的時候可以適當使用滴眼液,或者佩戴墨鏡來起到防護作用。 總之,面癱患者需要在各個方面多加注意,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來促進恢復。
2025-04-01 22:4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