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甲狀腺疾病、生長發育障礙等內分泌代謝疾病。
向 Ta 提問
-
糖皮質激素作用
糖皮質激素由腎上腺皮質分泌,對機體生長、發育、代謝、自身免疫有重要調節作用,其主要作用包括抗炎、免疫抑制、抗過敏等。 一、抗炎作用:可減輕炎癥反應,緩解相關癥狀。 二、免疫抑制作用:當身體遭遇病毒感染或患某些免疫性疾病時,能發揮作用,幫助增強體質并促使炎癥消退。 三、抗過敏作用:對過敏反應有抑制效果。 糖皮質激素還具有以下作用: 1.促進代謝:能在身體被病毒感染或患免疫性疾病時,發揮促進代謝的功效。 2.刺激造血功能:可使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含量增加,大劑量時能讓血小板含量增多,利于傷口血液凝固,還能促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以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3.治療急性高血鈣:因其有抑制身體吸收大量鈣的作用。 4.治療哮喘:可增強血壓運輸氧氣的能力,從而起到治療哮喘疾病的效果。 總之,糖皮質激素在機體的多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多種病癥的治療有重要意義。
2025-04-22 14:43:33 -
沒有糖尿病能吃二甲雙胍嗎
沒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二甲雙胍,自行服用可能會出現低血糖、乳酸酸中毒等嚴重不良反應,甚至危及生命,還可能影響維生素B12吸收導致貧血,如有減肥或其他健康問題,應咨詢醫生或專業人士,制定適合自己的健康計劃,切勿自行服藥。 沒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二甲雙胍。二甲雙胍是一種降血糖藥物,主要用于治療2型糖尿病。雖然二甲雙胍在一些情況下也可用于減肥或多囊卵巢綜合征的治療,但這些情況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并且通常不適合沒有糖尿病的人自行服用。 沒有糖尿病的人如果服用二甲雙胍,可能會出現低血糖、乳酸酸中毒等嚴重不良反應,甚至會危及生命。此外,二甲雙胍可能會影響維生素B12的吸收,導致貧血等問題。 因此,沒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吃二甲雙胍。如果您有減肥或其他健康問題,應咨詢醫生或專業的營養師,制定適合自己的健康計劃。同時,不要自行服用任何藥物,以免對身體造成損害。
2025-04-22 14:43:24 -
htsh超敏促甲狀腺素是什么意思
超敏促甲狀腺素指的就是超敏促甲狀腺素,其在臨床上是診斷甲狀腺疾病的常見指標之一。 一、超敏促甲狀腺素是腺垂體所分泌的一種激素,有著促進甲狀腺生長以及維持其正常功能的重要作用。 二、關于該激素指標的正常值,通常情況下,成年男性為2.0~7.3mU/L,成年女性為2.0~16.8mU/L,兒童則是4.5±3.6mU/L。 三、臨床上常將該指標作為輔助診斷甲狀腺疾病的重要依據,比如激素減少常見于繼發性甲減、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肢端肥大癥等情況,而導致指標升高的常見原因包含原發性甲減、單純性甲狀腺腫、垂體TSH不恰當分泌綜合征等。 四、如果在測量該指標后出現異?,F象,應該配合醫生進一步完善其他相關檢查,以明確具體的引起原因,并進行針對性治療。 總之,超敏促甲狀腺素在甲狀腺疾病的診斷中具有關鍵作用,對于其指標的異常需要重視并進行深入檢查和恰當處理。
2025-04-22 14:43:16 -
苦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嗎
糖尿病患者可以吃適量的苦瓜,但需注意食用量和烹飪方式??喙蠣I養豐富,含有苦瓜甙和苦瓜素等成分,有一定降血糖作用,但也含有一定糖分,需控制攝入量。建議糖尿病患者咨詢醫生或營養師,在其指導下進行飲食管理。 苦瓜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含有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和植物化合物。其中,苦瓜中的苦瓜甙和苦瓜素等成分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對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益處。 然而,苦瓜也含有一定的糖分,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時需要注意控制攝入量,以免影響血糖控制。建議糖尿病患者在食用苦瓜前咨詢醫生或營養師,了解自己的飲食限制和需求。 此外,苦瓜的烹飪方式也會影響其對血糖的影響。建議糖尿病患者選擇清蒸、水煮等健康的烹飪方式,避免過度加工和添加大量的糖分、油脂等調味料。 總之,糖尿病患者可以適量食用苦瓜,但需要注意食用量和烹飪方式,并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進行飲食管理。
2025-04-22 14:43:11 -
再吃不胖,是得了糖尿病么
一直吃不胖可能是以下情況:一是體質原因并非有病;二是疾病導致,比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一、不是有病 部分人可能是易瘦體質,如果父母雙方都偏瘦,可能會遺傳這種基因,即便吃很多也難以長胖,會呈現一直吃不胖的現象,通常不會有其他相關不適表現。 二、有病 1.糖尿病 患者體內血糖過高可誘發糖尿病,會使葡萄糖不能進入細胞為機體供能,導致機體能量缺乏而產生饑餓感,同時攝入的食物不能被充分吸收,無法轉化為脂肪,進而出現一直吃不胖的情況。 2.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體內甲狀腺腺體產生過多甲狀腺激素可引發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導致甲狀腺功能異常,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使代謝率增加,攝入的食物會快速被消化、吸收和消耗,也就不易形成脂肪,從而有一直吃不胖的現象。 總之,一直吃不胖可能是正常體質因素,也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要注意分辨,必要時就醫檢查明確。
2025-04-22 14:4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