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膠質瘤、腦膜瘤、垂體瘤、聽神經瘤以及椎管內腫瘤的治療。
向 Ta 提問
-
腦溢血如何診斷
腦溢血就是指腦出血,腦出血的診斷方法有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等。 一、體格檢查 患者意識清醒時,能夠通過問診初步了解發病時間、相關癥狀以及外傷史等基本情況,初步了解病情。 二、實驗室檢查 1、血生化檢查 血生化檢查能夠了解血糖、電解質、肝腎功能是否正常,有助于了解病因。 2、凝血功能檢查 凝血功能檢查可能會出現凝血活酶時間、部分凝血活酶時間異常的情況,提示凝血功能障礙,可能會再次出現腦出血的情況。 三、影像學檢查 1、顱腦CT檢查 顱腦CT檢查能夠準確顯示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以及占位情況,血液是否破入腦室或蛛網膜下腔,觀察腦組織的損傷的情況。 2、顱腦磁共振成像 顱腦磁共振成像可以及時發現腦干出血、腦血管畸形以及血管瘤破裂出血等情況。 3、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 進行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時,能夠發現Moyamoya病、動脈瘤以及血管炎等疾病,明確出血的原因,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4、多普勒超聲檢查 多普勒超聲檢查能夠觀察顱內動脈和分支的血流情況,對確診腦出血有一定的意義。
2025-04-01 13:19:49 -
小腦性共濟失調能治好嗎
小腦性共濟失調可能是由于小腦炎癥、小腦出血、小腦腫瘤等原因導致的,是否能夠治好與病因有關。 1、小腦炎癥 小腦炎癥如果能夠積極進行抗感染治療,減輕小腦處的炎癥,大多數患者都能夠治好,所以小腦性共濟失調就會逐漸康復。 2、小腦出血 小腦出血可能是由于長期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血管畸形等原因導致的,由于原發病因難以去除,所以小腦出血引起的小腦性共濟失調基本上都不能治好。 3、小腦腫瘤 小腦腫瘤如果是腦膜瘤、聽神經瘤等,屬于良性腫瘤,如果能夠行根治性手術完整的切除腫瘤,部分患者可能會達到治好,小腦性共濟失調就會痊愈。如果是膠質瘤、腦轉移瘤等,屬于惡性腫瘤,大多都不能夠完整的切除腫瘤,基本上都不能達到臨床治好,則小腦性共濟失調也很難治好。
2025-04-01 13:19:43 -
腦出血最常見是怎么造成的
臨床上,并不存在腦出血最常見原因這一說法,比較常見的原因包括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其次還與動脈瘤、腦動脈畸形等。 1、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 高血壓合并細、小動脈硬化為腦出血常見的原因,因為高血壓患者血壓得不到控制,可能會突然出現升高的情況,由于存在細、小動脈硬化的情況,所以當血壓突然升高時,可能會導致這些硬化的動脈破裂,從而引起腦出血。 2、動脈瘤 動脈瘤本身比較脆弱,隨著體積增大,脆性可能會更高,一旦受到刺激,發生破裂的可能性較大,所以容易引起腦出血。 3、腦動脈畸形 腦動脈畸形主要是指動脈與靜脈之間沒有毛細血管網,動脈血液會直接進入靜脈,從而使靜脈血管結構逐漸衰退,最終發生破裂,引起腦出血。
2025-04-01 13:19:42 -
多發性腦梗塞的原因是什么
多發性腦梗塞即多發性腦梗死。多發性腦梗死主要考慮和動脈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動脈閉塞等原因有關。 1、動脈硬化 顱內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后,常伴有斑塊存在,斑塊可導致血管狹窄,血流速度減慢,血小板附著在斑塊處還會形成血栓,當血栓堵塞顱內動脈血管時,可引起多發性腦梗死。 2、心源性栓塞 急性或亞急性心內膜炎導致病變內膜上出現贅生物,心房或心室顫動時贅生物脫落,隨血液循環進入顱內血管,如果贅生物堵塞顱內動脈或靜脈血管,患者則可能會出現多發性腦梗死。 3、小動脈閉塞 高血壓引起腦部小動脈玻璃樣變、纖維素樣壞死時,小動脈血管容易出現閉塞的現象。多個顱內動脈小血管閉塞時,常導致患者出現多發性腦梗死。
2025-04-01 13:19:41 -
腦梗恢復期手和腿腫的原因是什么
腦梗是指腦梗死,腦梗死恢復期手和腿腫考慮是活動量過少、低蛋白血癥、心功能不全等原因引起的。 1、活動量過少 腦梗死患者在恢復期如果長期臥床,容易造成肢體靜脈血流速度減慢,從而形成血栓,致使血液流動受阻,積聚于血管內,出現手和腿腫的情況。 2、低蛋白血癥 如果患者進食較少,沒有攝入足夠的營養,可能會誘發低蛋白血癥,由于血漿中蛋白質含量不足,會造成膠體滲透壓下降,導致血管通透性升高,致使血管內的液體滲透到組織中,出現手和腿腫的現象。 3、心功能不全 腦梗死患者如果并發腦心綜合征,可能會引起心力衰竭,導致心肌收縮力減弱、心臟排血量減少,致使靜脈回流受阻,從而引起下肢水腫。
2025-04-01 13: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