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擅長:擅長: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病、大心臟的逆轉治療、心血管常見病的優化治療、疑難心血管病的診斷、心血管病的精準診療、飲食改良的指導。
向 Ta 提問
-
室性心動過速最常見的病因是什么
室性心動過速最常見的病因為冠心病,其他病因還包括心肌病、心力衰竭等。對于室性心動過速患者,需及時就醫,治療方法包括藥物、電復律、射頻消融術等,高危人群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并注意預防。 室性心動過速最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其他病因還包括心肌病、心力衰竭、二尖瓣脫垂、心臟瓣膜病、QT間期延長綜合征、電解質紊亂等。 對于存在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需要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評估和治療。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電復律、射頻消融術等,具體治療方案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 此外,對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患有冠心病、心肌病等疾病的患者,應積極治療原發病,同時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以預防室性心動過速的發生。 總之,室性心動過速是一種嚴重的心律失常,需要及時就醫,進行規范的治療。同時,高危人群應注意預防,以減少室性心動過速的發生風險。
2025-04-21 16:21:32 -
血脂康膠囊藥物組成
血脂康膠囊是一種主要由紅曲組成的中成藥。 一、血脂康膠囊的屬性和功效: 1.血脂康膠囊屬于中成藥,具有化濁降脂、活血化瘀、健脾消食的作用。 2.主要用于治療痰阻血瘀導致的高脂血癥,能有效改善相關不適癥狀,如氣短、乏力、頭暈、頭痛、胸悶、腹脹、食少納呆等。 二、血脂康膠囊的成分和適用人群: 1.主要成分是紅曲,可調節異常血脂。 2.高脂血癥患者可在醫生指導下正確服用。 三、血脂康膠囊的禁忌: 1.對紅曲過敏的患者需避免服用。 2.由于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不可服用,以防流產。 四、服用血脂康膠囊的注意事項: 1.患者服用期間需定期在正規醫院檢查血脂、肌酸激酶等。 2.若檢查結果出現異常,如明顯升高,需遵醫囑停用,避免對身體造成嚴重影響。 總之,血脂康膠囊對高脂血癥有一定療效,但使用時需注意其適用人群、禁忌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
2025-04-21 16:20:50 -
心肌缺血吃什么東西好
無癥狀性心肌缺血可采用藥物積極治療與食物治療相結合的方式。以下這些食物具有補心養血等功效: 一、黑木耳: 1.富含蛋白質、維生素E以及豐富的鐵元素。 2.具有補氣養血、活血化瘀的作用。 3.所含的纖維素能促進腸蠕動,減少食物中脂肪攝入,降血脂,利于有毒物質排出。 二、佛手: 1.可疏肝理氣,能緩解心煩易怒的狀況。 2.性質溫和,佛手醇能提高心臟冠脈流量,增強耐缺氧能力。 三、薏米:具有祛濕等功效。 四、葛根:有著多種對身體有益的作用。 五、菊花:有清肝明目等效果。 六、山楂: 1.具有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 2.能開胃健脾,提高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只能作為輔助手段,若出現心肌缺血,務必在醫生指導下積極治療,切勿擅自使用藥物,以免引發不良后果。 總之,對于無癥狀性心肌缺血,要綜合運用多種方法進行應對和調理。
2025-04-21 16:19:55 -
人血壓多少算正常
成年人的正常血壓范圍因人而異,特殊人群的血壓正常范圍也不同,血壓異常應及時就醫。 一般來說,成年人的正常血壓范圍是收縮壓90-139mmHg之間,舒張壓60-89mmHg之間。但需要注意的是,血壓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年齡、情緒、運動、飲食等,因此需要在安靜、休息的狀態下多次測量血壓,才能準確判斷血壓是否正常。 對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等,血壓的正常范圍可能會有所不同。老年人的血壓可能會偏高一些,而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需要控制在特定的范圍內。此外,孕婦的血壓也有特定的正常范圍。 如果發現血壓異常,應及時就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醫生會根據具體情況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包括生活方式的調整和藥物治療等。 總之,血壓是反映人體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保持正常的血壓對于預防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非常重要。
2025-04-21 16:19:30 -
胃部像心臟一樣跳動是怎么回事
胃出現像心臟一樣跳動的情況,通常可能是腹部血管跳動所致,也可能是胃痙攣或神經因素引起。具體如下: 一、腹部血管跳動:一般來講,胃腸消化道只會產生蠕動而非跳動。若是用手感覺到胃部在跳動,或許是因為自身比較瘦,腹部脂肪較薄,從而能夠摸到腹主動脈的搏動。 二、胃痙攣:如果是胃痙攣引發的,這可能是由于存在胃腸道疾病或消化不良等情況,使得胃部肌肉發生抽搐,呈現出強烈收縮狀態,進而出現上腹痛以及嘔吐癥狀。此時要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三、神經引起:倘若因某種因素刺激到胃的神經,導致心臟跳動或者腹主動脈搏動通過胃被感知,也會造成胃部肌肉抽搐。 注意事項:要是長時間能夠感覺到胃部不適以及跳動,一定要及時去看醫生,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相應治療。 當胃出現類似心臟跳動的情況時,可能有多種原因,需要根據具體表現來判斷,若持續不適要盡快就醫。
2025-04-21 16: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