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彌漫性食管痙攣的就醫征兆
彌漫性食管痙攣的就醫征兆是出現相應癥狀、病情加重、引起并發癥等。 1.出現相應癥狀 疾病導致胸痛、吞咽困難時,應該及時調節食管的運動功能,促進食管蠕動,以便食物順利進入胃內。 2.病情加重 上臂、肩頸、背部等部位出現放射性疼痛時,應立即排除心血管疾病,改善食管痙攣,避免反流。 3.引起并發癥 誤吸異物導致吸入性肺炎時,需要立刻清除異物,控制炎癥反應,減輕咳嗽、呼吸困難等不適癥狀。
2025-04-01 13:32:33 -
幽門螺桿菌要治嗎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需要積極治療。 幽門螺旋桿菌會寄生在胃黏膜組織中,感染后會引起一系列的胃腸道疾病,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所以需要積極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常用三聯療法或四聯療法,使用質子泵抑制劑+兩種抗生素或質子泵抑制劑+鉍劑+兩種抗生素,能夠有效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根除后可降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的發病風險。
2025-04-01 13:32:33 -
胃痛與肚子痛有哪些區別
肚子痛,一般指的是腹痛。胃痛和腹痛的區別是疼痛性質不同、疼痛部位不同,以及伴隨癥狀不同。 疼痛性質不同:胃痛多是胃部脹痛、燒灼痛,而腹痛還可能是絞痛。 疼痛部位不同:胃痛多發生于上腹部近心窩處,而腹痛多是下腹部肚臍周圍疼痛,并且部分還可放射至肩胛部,或者背部等處。 伴隨癥狀不同:胃痛可能會伴有食欲下降、惡心嘔吐,以及噯氣等癥狀。腹痛可能會伴有排便習慣改變、腹瀉,或者便秘等癥狀。
2025-04-01 13:32:32 -
小兒慢性胃炎的治療
小兒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法有一般治療、藥物治療等。 1.一般治療 患者患有小兒慢性胃炎的情況時,應該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心情愉悅,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幽門螺桿菌反復感染。 2.藥物治療 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西咪替丁片、鹽酸雷尼替丁膠囊等藥物,抑制胃酸的分泌,減輕其胃腸痙攣的癥狀;患者還需要遵醫囑使用枸櫞酸鉍鉀膠囊、膠體果膠鉍膠囊等藥物,有助于保護其損傷的胃黏膜,促進其胃黏膜的修復。
2025-04-01 13:32:32 -
膽囊炎檢查要不要空腹
膽囊炎檢查一般需要空腹。 膽囊炎常見的檢查項目有腹部超聲、CT、磁共振成像等,如果患者在檢查前進食,膽囊會排空膽汁,使膽囊體積增大,難以觀察膽囊病變,同時進食后膽囊收縮素等激素分泌增加,導致膽囊排空障礙,也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因此,患者在檢查前應保持空腹,以便更準確地觀察膽囊病變。 膽囊炎患者平時應調整飲食結構,避免吃肥肉、炸雞等油膩食物,以免增加膽囊負擔,不利于病情恢復。
2025-04-01 13: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