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肌梗死用什么藥
心肌梗死治療的藥物包括抗心肌缺血類藥物、抑制血小板聚集類藥物、抗凝藥物、調節血脂藥物及ACEI/ARB類藥物等。 1.抗心肌缺血類藥物包括硝酸酯類(如硝酸甘油、硝酸異山梨脂等)、β受體拮抗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鈣通道阻滯劑(如硝苯地平),此類藥物可通過減少心肌耗氧或擴張冠狀動脈緩解心絞痛發作。 2.抑制血小板聚集類藥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可通過抑制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形成。 3.抗凝藥物如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可抑制血栓形成。 4.調節血脂類藥物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有降低血脂和穩定斑塊的作用。 5.ACEI/ARB類藥物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纈沙坦等,可改善心血管疾病遠期預后。 上述藥物存在著一定的適應癥和禁忌癥,需完善相關化驗檢查,疾病評估后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025-04-01 09:29:08 -
為什么會突發心梗
突發心肌梗死的基礎病因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當心臟的三支主要供血動脈由于各種原因,出現一支或多支堵塞時,會導致相應的心臟區域缺血,從而出現心肌的缺血壞死,稱為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常見的病因有遺傳因素、自身因素、環境因素。 1.遺傳因素。有心肌梗死家族史、早發心臟病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出現心肌梗死。 2.自身因素。吸煙喝酒、暴飲暴食、缺乏鍛煉、脾氣暴躁易激動的人群,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高血糖、高血壓、高尿酸等疾病會導致血液粘稠度增加,易于形成血栓,從而容易發生心肌梗死;動脈硬化、高血壓、動脈炎等疾病會導致血管內膜損傷,從而易于發生心肌梗死。 3.環境因素。如長期處于高心理壓力環境、環境氣溫波動大、空氣污染時,患者更容易發生心肌梗死。
2025-04-01 09:29:07 -
心臟怎么檢查最全面
心臟檢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心電圖、心臟彩超和冠狀動脈造影等。 1.心臟在不斷調整的過程中會產生電的活動,心電圖是進行電活動檢查的主要手段,能夠評估患者心臟節律是否正常,同時對心律失常作出診斷。 2.心臟彩超能夠對心臟的結構進行全面的檢查,對心房心室的結構和瓣膜的功能進行全面的評估,是診斷心功能不全,心臟瓣膜疾病的主要檢查方式。 3.心臟血管病變主要通過冠狀動脈造影進行檢查,也可以進行心臟CTA的檢查,能夠對冠狀動脈的病變進行評估和診斷,是診斷冠心病的主要方式。 4.臨床上檢查心臟的手段還有核磁、ECT等,有心臟相關癥狀的患者,要在心內科醫生的指導下完善相關檢查,明確具體的診斷可以治療。
2025-04-01 09:29:06 -
高原性心臟病有哪些癥狀
1.頭痛。 2.心跳加快。 3.咳嗽。 4.尿量減少。 5.氣促。 6.活動耐力下降,在進行以前可耐受的體力活動或鍛煉時,出現喘息、憋氣等癥狀。 7.呼吸困難,尤其是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在睡眠過程中因突發劇烈憋氣而醒來,醒來后無法繼續臥位,需坐起劇烈喘息以緩解憋氣癥狀。 8.嚴重時可以出現暈厥及猝死,突發意識喪失、昏迷或死亡。 進入高原后或長期處于高原地區的人出現上述情況,也可能是高血壓、心肌病等情況,所以即使有這些癥狀不一定就是高原性心臟病,癥狀不緩解時需及時就診,由醫生明確診斷,以免加重病情。
2025-04-01 09:29:05 -
做完心臟支架最怕什么鍛煉
做完心臟支架,要看患者的具體情況,當支架合并這些情況,就不建議運動。 1.心衰。尤其是心功能三級或四級,稍活動或不活動都會出現胸悶憋氣,運動肯定會加重心衰,所以放了支架合并心衰的朋友就別運動了。 2.心絞痛。即使放了支架也不能保證解決了所有狹窄的血管,如果還殘留嚴重的狹窄,那么就別運動,等解決好再說。 3.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剛做支架1-2個月內不要運動。等休息后及評估后再決定。 除了心衰、心絞痛和急性心梗之外,其他情況下做完心臟支架可以運動,但不可以劇烈運動,會有風險。 中等強度的心率標準就是170-自己的年齡,適當的有氧運動快走、慢跑、游泳等。 注意事項就是,一定要評估心功能,評估有沒有殘余狹窄。然后結合自己的實際能力,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運動項目。
2025-04-01 09:29:04